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jiān)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終端 >> 正文

一文看完蘋果Vision Pro的亮點和槽點

2024年1月31日 06:50  愛范兒  

昨晚 10 點,Apple Vision Pro 的保密封印正式解除了。

這是一個不眠之夜,我們觀看了幾乎所有外媒的評測視頻,為你總結了這份評測看點。有不吝贊美的表揚,也有心直口快的吐槽。

接下來,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為你揭開 Vision Pro 的神秘面紗:

外觀設計與佩戴感受

屏幕顯示效果

交互體驗

軟件適配情況

槽點匯總

戴上頭的 Vision Pro,很上頭

Vision Pro 并不大,甚至比以往我們所熟知的任何一臺 VR 設備都要小,盡管它在官方宣傳圖上顯得很大。

從科技媒體 The Verge 的佩戴演示來看,Vision Pro 沒有很突兀,并且十分貼合臉型(可能和主持人的體型有關),因此在 Marques Brownlee、iJustine、華爾街日報等外媒的視頻中,它更像是一副滑雪鏡,而不是頭顯設備。

和目前市面上一眾采用塑料材質的 VR 頭顯相比,Vision Pro 的材質像是蘋果以往設計語言的自然延伸,它由鎂和碳纖維制成,并采用鋁制外殼,換句話說,這很 Apple 范兒。

在“上頭”佩戴前,最大的亮點就是圍繞在設備周圍的實體部件,不夸張地說,這就是一臺 Apple 產品的集合體:頭帶像 AirPods Max,旋鈕是大號的 Apple Watch 表冠。

科技博主 Marques Brownlee 詳細展示了 Vision Pro 包裝中的細節(jié),當中包含兩種款式的頭帶。

編織帶是我們在宣傳圖中最常見的一種,一條環(huán)繞后腦勺的寬頭帶;雙環(huán)帶可以通過調節(jié)兩條帶子的長短和松緊,來適應不同的頭型。

多位評測者一致認為,雙環(huán)帶要比單環(huán)舒適不少,即便它會讓你的發(fā)型壓得更糟。

另外,Brownlee 還收到了 Vision Pro 的專屬收納箱,但要注意它不是標配,需要單獨花 199 美元購買,質感像一個柔軟的大面包。

Vision Pro 的定制蔡司鏡片,單獨裝在一個小盒子里,通過磁吸的方式進行安裝。不過據 The Verge 的反饋,搭配隱形眼鏡使用,完全不會影響顯示效果。

設備頂部的數字旋鈕,可以用來調節(jié)音量和沉浸程度,The Verge 在評測中展示了兩種沉浸度的顯示效果,其中半透視模式既可以看到顯示畫面,又能在屏幕周圍看到真實環(huán)境,

而與旋鈕對稱的另一側的按鈕,則是拍攝空間視頻和照片的專屬按鈕。根據 The Verge 的測試,拍照和錄視頻的清晰度,遠不如你的 iPhone。

佩戴使用一段時間后,Vision Pro 會和其他設備一樣發(fā)熱,但據 The Verge 的實測體驗,它不會發(fā)燙,這得益于設備內置的散熱風扇。值得表揚的一點是,Vision Pro 的風扇在工作時,并不會發(fā)出聲響和震動,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有一種以假亂真,叫超 4K 顯示屏

蘋果在 Vision Pro 的崗前培訓中,明確要求其員工,在向用戶展示和宣傳過程中,不得使用“VR”這個單詞。

但 The Verge 在測評中給 Vision Pro 明確定性:It’s a VR headset.(總之它還是一個 VR 頭顯。)

說它是 VR 的原因很簡單,Vision Pro 并不是 OST(純光學透視)方案——我們在 Vision Pro 中看到的環(huán)境,是通過相機捕捉、再由光機顯示的再生畫面,而并非環(huán)境本身。

但是 Vision Pro 幾乎可以騙過你的眼睛,最大程度地還原現實,這得益于 Vision Pro 豐富的感知元件。

蘋果通過 12 顆攝像頭(2 顆 RGB 攝像頭、4 顆下側視角攝像頭、2 顆外側視角攝像頭、4 顆內側紅外攝像頭)+5 顆傳感器(含 1 顆 dToF 傳感器)的組合充當人眼,來盡可能讓外界環(huán)境看起來更真實。

另外一位以假亂真的功臣,是設備上的 MicroOLED 顯示屏,總共有 2300 萬像素,尺寸僅為 7.5 微米,大約相當于一個紅細胞的大小。

頂級的配置讓 Vision Pro 能做到逼真的“視頻直通”,也就是真實場景再現的能力,The Verge 很認可 Vision Pro 的視頻直通,它們覺得這是蘋果頭顯體驗的核心。

Vision Pro 的視頻直通延遲非常低,從拍攝環(huán)境到顯示畫面只有 12 毫秒的間隙,這當中還包括了攝像頭本身的曝光時長,因此實際的數據處理速度會更快。

這樣的響應速度甚至連一幀的延遲都不到,在看完上一幀視頻之前,下一幀的內容已經準備就緒。The Verge 用實測證明了 12 毫秒的真實性,它們帶著 Vision Pro 刷手機,都沒有出現屏幕失真和跳動顯示的情況。

不過,Vision Pro 對外界環(huán)境的顯示效果,依據光線的明暗有所不同。在暗光下,噪點會比較多,這也是所有 VR 眼鏡的通病。

空間操作系統:把身體當作遙控器

當下,智能穿戴設備的交互方式,大體分為三種:

設備表面自帶的實體按鈕,通過滑動、按壓、旋轉等實現操作。

外接遙控設備,手機、手柄、戒指等充當輸入設備。

通過手勢、語音等操作。

Apple Vision Pro 的交互屬于第三種,需要手眼口的相互配合,并且貫徹得非常徹底:雙眼充當光標定位(鼠標光標)、手指負責確定(鼠標右鍵)、語音作為輸入方式(鍵盤)。

The Verge 評價:“這超越了大眾市場中的任何一種手眼跟蹤系統”。

蘋果稱這套系統為“Optic ID”,Vision Pro 只要看到了你的眼睛,交互就能觸發(fā)。

Optic ID 讓用戶只需要看著想要控制的目標,接著用相應的手勢,就可以對顯示中的界面進行任何操作,The Verge 剛體驗這項功能時,感覺“擁有了超能力”。

華爾街日報通過計時器在空間的任意擺放,還做出了“賽博烹飪”的實用效果,對于愛做飯又老忘事兒的朋友來說,Vision Pro 有得是用武之地。

并且,Vision Pro 的外部攝像頭擁有非常廣的識別區(qū)域,在身體的前半部分的任意位置,Vision Pro 幾乎都可以捕捉到手部指令。

其他頭顯設備一般都需要把手放在屏幕前方,才能操作畫面中的信息,而 Vision Pro 可以用最自然的姿勢發(fā)出手部指令,哪怕把手放在腿上目視前方,都能輕松實現 Optic ID 的交互。

軟件適配:是彩蛋,也是雷區(qū)

visionOS 的軟件適配程度,是 Vision Pro 走向大眾市場的難題之一,1 月 19 日 Vision Pro 開啟預售后,最大的新聞竟是 Netflix 、YouTube 和 Spotify Technology SA 不打算為 Vision Pro 推出應用程序。

雖然目前只有 250 多個應用為 visionOS 設計了專屬程序,但蘋果依舊能通過生態(tài)內的軟硬件聯動, 讓 Vision Pro 發(fā)揮出不小的價值。

Vision Pro 會賦予 Mac 一個巨大的 4K 虛擬顯示屏,并且 Mac 的鍵盤和觸控板,能直接作為 Vision Pro 的輸入設備。

與 Mac 的聯動,算得上 Vision Pro 的 VR 功能一個很好的使用場景。

Vision Pro 通過“視頻直通”看見眼前的 Macbook,會在其上方顯示“鏈接”選項,點擊后就能實現一鍵投屏,電腦的界面直接平移到頭顯屏幕里。

但要注意的是,這個屏幕雖然可拉伸至 50 英寸,但它只是“一塊”顯示屏,無法像現實空間中,給 Mac 連接多塊顯示屏那樣“物理分屏”。

另一點是,連接 Mac 使用時,你可以在 Mac 映射的窗口旁,繼續(xù)使用 Vision Pro 里的應用程序。

依托連續(xù)互通的功能,你可以使用 Mac 的鍵盤鼠標,來控制 Vision Pro。

用藍牙鍵盤打字時,頭顯屏幕會在手的上方,出現一個文本預覽窗口,你可以看到正在輸入的內容,這是主流設備上首次提供真正的 AR 計算功能,實物和虛擬現實的界限在這些小功能中被打破。

在連接 Mac 使用 Lightroom 等專業(yè)編輯軟件,是 The Verge 測試下來 Vision Pro 最像生產力工具的時候。

與 iPhone 15 Pro Max 的聯動,被 The Verge 稱為 Vision Pro 的“最佳功能”:在手機上拍攝空間視頻并在 Vision Pro 上觀看,目前 iPhone 能以 1080p 30fps 或全 4K 分辨率拍攝相應的視頻。

雖然 AR 功能不多,但 Vision Pro 集成了不少 MR/VR 的特色,尤其是在沉浸觀影模式下,你甚至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位置,成像的效果也非常逼真,屏幕中的色彩反射在周圍的環(huán)境。

The Verge 甚至覺得這將是很多人擁有過的最大、最好的電視,并且在許多功能上,也是傳統電視無法比擬的。

總的來說,visionOS 專為眼部追蹤而生,同時也是基于 iPadOS 設計的。

不過 visionOS 和 iPadOS 還是有著明顯的區(qū)別。visionOS 能一次性運行包括 iPadOS 和 MacOS 在內的三個系統,如果顯示窗口太多,還能通過 Siri 和雙擊旋鈕來關閉這些窗口,就像 Macbook 三指上滑回到桌面一樣。

The Verge 認為“這是目前考慮最全面的窗口管理系統”。

下面,進入吐槽環(huán)節(jié)

1. 很貴重,既貴又重

僅設備的重量就達到了 600~650 克,加上頭帶和遮光墊的重量,幾乎可以趕上 12.9 英寸的 iPad Pro(682 克),雖然其他品牌的頭顯會更重(如 722 克的 Quest Pro),但一體式的設計,電池反而成了平衡設備配重的部分,分體式的 Vision Pro 看似解決了電池的重量,但整機重心前移,又讓蘋果頭顯不那么適合長時間佩戴。

因此到目前為止,Vision Pro 沒有真正的 VR 游戲和健身軟件,很少人會愿意在臉上頂著個平板的情況下做運動。

2. 視野受限

Vision Pro 并沒有如人眼般的視野,它更像是用雙筒望遠鏡看世界。并且鏡頭邊緣有彩色邊,那里的分辨率一般,因此視野也會被進一步壓縮。

3. 有點驚悚的 EyeSight

EyeSight 并沒有宣傳中講的那么好,這是一塊有點暗的、反光明顯的、低分辨率 OLED 屏幕,環(huán)境光稍微亮一點,就很難看清上面顯示的內容。

簡單來說,就是顯示效果不如蘋果宣傳圖那樣動人。

眼睛是交流的窗戶,喊出“打破交流屏障”的 Vision Pro 實際上并沒能越過 VR 與世隔絕的坎兒,The Verge 多次提到用“in there”形容使用 Vision Pro 時的感受。使用者和交流的對象并沒有因為 eyesight 產生真正的眼神接觸,并且顯示效果本身有點“毛骨悚然”。

4. 眼動追蹤讓人有點累

眼動追蹤在好用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麻煩:無法盲操。它會強迫你看著你要操縱的部分,這和我們使用手機和電腦的輸入設備時的習慣完全相反,甚至會分散注意力,因為很少有人會去注意鼠標的位置,但在 Vision Pro 上,你不得不這么做。

5. 人臉建模:殘酷的買家秀

用 Facetime 視頻通話前,需要先給自己建個模。

華爾街日報在評測中展示了人臉建模的全過程:

把 Vision Pro 面對自己,按照語音提示改變頭部位置和面部表情,設備就能在一分鐘左右創(chuàng)作出使用者的 3D 人臉。

不過,生成的賽博形象比較僵硬,看起來像個蠟像。華爾街日報的主持人用 Vision Pro 與朋友視頻通話,結果被吐槽“像打了過多的肉毒桿菌”。

6. 發(fā)型殺手:頭帶

不管哪一種頭帶,都會弄亂頭發(fā),相較雙環(huán)帶,單圈編織帶會好很多。

7. 昭告天下的揚聲器

Vision Pro 的外放聲音大是優(yōu)點,但太大聲反而成了缺點,除非帶耳機,不然周圍的人絕對能聽到你在干什么。

首測的外媒博主,也給了 Vision Pro 一些總結評價,我們挑選了三個比較中肯的:

華爾街日報:目前,Vision Pro 提供了一種非常好的工作和觀影方式,那么它值得 3500 美元嗎?這取決于你的錢包。但在使用它的 24 小時里,我可以在這里看到蘋果未來的愿景。

iJustine:唯一的問題是我向你們展示的很多鏡頭,并不像 Vision Pro 實際表現得一樣好,實際上它看起來是如此清晰,一切都如此真實。你必須嘗試一下,如果你不打算買一個,那就找個(買了的)朋友用訪客模式體驗一下。

不僅是蘋果,還有很多其他的品牌,我覺得它們會朝著空間計算的方向發(fā)展。

The Verge:

自從我第一次戴上 Vision Pro 起,我心中涌現的各種疑問,首當其沖的當然是:

* 你愿意使用一款每次使用都會打亂你發(fā)型的電腦嗎?

* 如果你化妝,你愿意使用一款每次使用都可能破壞你妝容的電腦嗎?

* 你愿意使用一款可能被迪士尼公司限制拍攝所見內容的電腦嗎?

* 你想要一個無法輕松與他人分享你所看內容的電腦嗎?

* 你覺得你最豪華的電視是否應該具備 HDMI 輸入功能?

* 你想使用一個在昏暗環(huán)境下表現欠佳的電腦嗎?

* 你愿意用一款總是監(jiān)視你手部動作的電腦嗎?

Vision Pro 是眾多權衡下的產物,其中最大的妥協是,使用 Vision Pro 是一種孤獨的體驗。

這對于傳統的 VR 頭顯尚可接受,畢竟它們在過去十年中基本上已經轉變?yōu)閷S玫挠螒驒C,但作為主要的計算工具,這種孤立就顯得格外突兀。

我不想在 Vision Pro 中處理工作。我的工作需要與人協作完成,我更愿意與他們一起,身處這個真實的世界。

以上就是目前全球首測 Vision Pro 的看點匯總,我們終于得以從首批上手用戶的視角,一探“空間計算”的真容。但因還未親自體驗,只能說是望梅止渴,更多的細節(jié)仍然是個未知數。

不過很快,愛范兒就會帶給你 Vision Pro 真實且有趣的評測內容,因為我們買的那臺,周五就到了。

編 輯:馬秋月
聲明: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yè)信息,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工信部張云明:大部分國家新劃分了中頻段6G頻譜資源
精彩專題
專題丨“汛”速出動 共筑信息保障堤壩
2023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中國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