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決定學習古籍修復技藝開始,廉成春就做好了“坐冷板凳”的準備。但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在短視頻平臺上,自己修補破損書頁的內(nèi)容竟意外獲得1672.2萬次播放,點贊超34.4萬!耙郧拔覀兛傉f古籍修復是個冷門手藝。但現(xiàn)在,通過短視頻平臺上和網(wǎng)友的互動,我開始覺得這條路其實并不孤單。”
這條備受網(wǎng)友關(guān)注的視頻全長僅18秒,完整記錄了兩片殘頁是如何在刷子、鑷子等工具的細心打理下,一點一點變得完好、平整。評論區(qū)里,網(wǎng)友們的留言五花八門,充滿了好奇:“刷子刷的是漿糊?”“這個用的是什么紙?”“老師,我的一幅字上崩了墨點,可以修復嗎?”“收徒弟嗎?”
視頻中只有雙手出鏡的修復師正是廉成春。20歲時,她因機緣巧合第一次接觸到古籍修復,隨即被古籍泛黃的書頁、淡淡的墨香吸引。盡管家里人都勸她,古籍修復是個“磨性子”的苦差事,但她依然堅持選擇了這個專業(yè)。2013年,已經(jīng)在專業(yè)院校學習了一定理論知識的廉成春,又專門前往國圖進修,拜師古籍修復專家杜偉生。在師傅的指導下,廉成春的技藝得到了很大提升。畢業(yè)后,她成立了一家工作室,專心從事古籍修復。
2020年2月開始,廉成春開始在抖音上定期更新視頻,用短視頻的形式記錄自己日常的工作。除了文章一開始提到的視頻外,還有多條作品點贊過萬。有網(wǎng)友形容她:“巧手復舊物,慧心得重現(xiàn)!
相比網(wǎng)友的肯定外,更令廉成春驚喜的是,通過抖音自己還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同行。交流技術(shù)是他們之間最主要的話題,“比如說我之前主要是用鑷子來‘摘邊’。但是跟大家討論之后,我們總結(jié)出了一個更好的方法——先用小刀把周邊的紙裁一裁,然后再去鑷子去切。調(diào)整后的方法更不容易傷害到古籍!
截至目前,廉成春在抖音上積累了近八萬粉絲。同行說她“把冷門搞熱了”,而廉成春則希望,古籍修復能夠更熱門一些,被更多人所了解。
事實上,各個網(wǎng)絡平臺上,關(guān)注古籍修復的年輕人已經(jīng)越來越多。有人在修復師不緊不慢的操作中,感受到了平靜的力量;有人則在書頁一步步變平整的過程中,看到了文化的傳承。昔日冷門的小眾手藝,正逐漸受到年輕人追捧。
對話廉成春:我在抖音修古籍
記者:你是如何進入古籍修復這個行業(yè)的?
廉成春:我接觸到古籍修復可以說是機緣巧合吧。2008年,我到北京一個親戚家做客。在他們家見到了很多古籍,當時就被古籍泛黃的書頁、淡淡的墨香吸引了。后來我才知道,這個親戚是位古籍收藏愛好者。他介紹說,現(xiàn)在有學校開設了古籍修復專業(yè)。我當時正在猶豫選什么專業(yè),一聽這個就很有興趣。
記者:選擇這個專業(yè)前沒有猶豫嗎?
廉成春:也有。決定要學古籍修復時,很多長輩,包括剛剛提到的親戚都有提醒我說,這份工作會很枯燥,特別磨人的性子,如果堅持不下來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學。這些還是挺打擊我積極性的。后來還是在那位親戚家,我見到一位長輩,我們方言叫“姨姥”,正拿著毛筆、宣紙在那修補古籍。這是我第一次實際見到古籍修復,很好奇,就一直站在旁邊看。
看完她整個修復過程后,我就決定了:一定要去學這個。接著就報名了有這個專業(yè)的學校,先是學習理論,然后逐漸開始接觸實踐。學了幾年,感覺還不錯,就一直堅持到了現(xiàn)在。
記者:真正開始從事古籍修復后,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廉成春:古籍修復還是挺考驗修復師個人經(jīng)驗的。修復的東西多了,有經(jīng)驗了,就會比較容易。像我的話,經(jīng)驗還不夠,實操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不懂的問題,需要時不時請教師傅。
之前有人委托我修復10本北宋佛經(jīng),是平時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的珍貴古籍,所以就和師傅請教了具體怎么修復。師傅的建議是用“紙漿修復”,但當時我還不太掌握這個方法,打出來的紙漿總是一坨一坨的,摸索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成功。最后還是師傅一步一步教我、點撥我,才順利完成修復。
記者:紙漿修復?聽起來感覺就很難的樣子。
廉成春:是,紙漿修復要求把紙重新打成紙漿,然后用滴管等工具,把紙漿補到古籍受損的窟窿里去。一般只有被蟲蛀過的書會用到紙漿修復,大部分修補方案還是用紙和漿糊。相比之下,紙漿修復是只把那個洞給填滿了,能夠保證修復后的紙張和原紙的厚度一樣。
南方被蟲蛀的書會多一些,有些是滿書到處咬,有些就像鉆井一樣,一個孔穿透整本書。后一種情況的話,就會出現(xiàn)連著十多頁窟窿眼都在同一個位置的情況。這種時候如果用紙張和漿糊直接修復,每個窟窿邊上至少要保留2毫米寬的邊,最后就會導致整個書修完后有凹凸感。但用紙漿修復的話,就沒有這個問題,可以保留古籍原先紙張的平整紋路。
記者:當時是怎么想到通過短視頻呈現(xiàn)古籍修復的呢?
廉成春:其實我一開始注冊抖音的時候,只是把它當做一種休閑的方式。后來是看其他網(wǎng)友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生活,還挺有趣,就萌生了通過短視頻展示自己工作的念頭。本來只是想試一試,拍了幾個作品后覺得還挺快捷、方便的,就想著好好利用起來,也能讓更多人了解古籍修復。
記者:這種新的傳播方式對你的古籍修復工作有什么影響嗎?
廉成春:首先是收獲了很多粉絲,通過大家熱情洋溢的評論加點贊,讓我感受到了網(wǎng)友們對古籍修復的興趣和認可。以前吧,我們總說古籍修復是個冷門手藝。但現(xiàn)在,通過短視頻平臺上和網(wǎng)友的互動,我開始覺得這條路其實并不孤單。
而且通過這個平臺,我還意外認識了不少全國各地的文物修復工作者。有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相信古籍修復事業(yè)的發(fā)展會越來越好的。
記者:沒有想到抖音上的古籍修復師還挺多,方便詳細講講你們同行們在一起都聊什么嗎?
廉成春:我們交流最多的就是技術(shù)上的問題,像是“摘邊”,也就是去除新貼紙張的多余邊緣部分。我原先主要是用鑷子來“摘邊”。但是跟大家討論之后,我們總結(jié)出了一個更好的方法,就是先用小刀把周邊的紙裁一裁,然后再去鑷子去切。相比鑷子時不時捅到書的情況,調(diào)整后的方法更不容易傷害到古籍。
記者:之前看你在一條短視頻中提到過,“古籍修復是枯燥又有趣的工作”?菰镌谀膬,有趣又體現(xiàn)在哪兒呢?
廉成春:古籍修復的枯燥主要是來源于“重復”。對我們來說,工作基本上就是每天重復著同樣的事,一頁一頁的去修復紙張。真正完成一冊古籍的修復工作,往往需要一兩個月。過程中是很枯燥的,但完成后看到古籍的前后對比,就會很有成就感和滿足感。
那種滋味很難用語言形容,就是感覺自己對文物的保存、對文化的傳承,真的是盡了一份力了。就像一個跑步上癮的人,可能跑步在別人眼里并不算什么,但是在他的心里面就是很快樂的事。雖然枯燥,但也樂在其中。
記者:那你覺得和前輩們相比,年輕一代的古籍修復師有什么樣的特點呢?
廉成春:老一輩的師傅們積累了很多的經(jīng)驗,這個對古籍修復來說是很重要的。相比之下,年輕人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對現(xiàn)代化工具的利用上。無論是查找資料的便捷程度,還是新工具的不斷推出,和以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發(fā)展。所以對年輕人來說,更重要的是利用好新技術(shù),同時也不能放棄傳統(tǒng)的修復技藝,二者結(jié)合,找出一條更高效、更合理的修復之路。
記者:對于未來,你有什么打算?
廉成春:從我個人而言,古籍修復是事業(yè),更是責任。我們不僅僅是在修復一本本古籍,也是在傳承中國的歷史文化。所以我一定會堅持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拉近大家和古籍之間的距離,讓更多人了解古籍修復。平常休息的時候,我會到中小學去和孩子們分享古籍背后的知識,比如通過折宣紙讓他們了解古籍的裝幀形式。希望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下,豎版、繁體、線裝的古籍能夠不被束之高閣,而是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