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jiān)管|大數據|物聯(lián)網|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lián)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lián)網|會展
首頁 >> 智慧城市 >> 正文

小服務大民生,破解魔都新型智慧城市的發(fā)展密碼

2020年11月19日 15:35  CCTIME飛象網  

“以前答辯必備電腦、文件,現(xiàn)在只需把資料備份在手機中,通過無線投屏,就可以開啟畢業(yè)答辯了。打開手機上的‘公共引導’功能,可以清楚的看到每個自習室的人數情況,自由選擇人少且安靜的地方自習!边@是一幅來自上海理工大學的校園生活場景。

上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華為與上海理工大學共同構建的上理工版“一網通辦”、“一網統(tǒng)管”和“一網暢學”,目的是為了提升管理服務的精準化,以科學化水平、信息化技術,幫助上海市高校更“智能”、更“智治”。

如果說“智慧校園”的數字化生活,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教育、“智”理教育。那么華為助力上海打造的智慧城市,則是為了讓城市更有生命力,讓民眾更有幸福感與歸屬感。

行惠民之舉 讓城市更有溫度

一座城市,不應該只是由鋼筋混凝土打造的“森林”,更應該是一個擁有綜合智能的生命體。應該是能夠感知、能夠生長,像一個充滿智慧的“人”,為城市民眾解決生活中切實遇到的問題,用有溫度的服務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數。

民生服務的基礎,便是解決市民生活中遇到的困擾。

在全民抗“疫”時期,你可以在上?吹揭环N景象,“住在上海南泰公寓樓下的李先生,拿出手機向保安亮出綠色的‘隨申碼’,隨后走進小區(qū),并用‘隨申碼’對著門禁掃一掃后進入樓道!边@是上海疫情期間,市民外出回家的重要步驟。

隨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額爆發(fā),上海攜手華為推出“隨申碼”服務,通過大數據賦能,創(chuàng)新管理服務方式,為疫情防控和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撐,成為上海市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數碼防線”!半S申碼”雖起源于疫情,但是應用不局限于疫情防控。隨著“隨申碼”的廣泛適用與普及,它逐漸成為上海市民的第二張名片,并在與市民息息相關的醫(yī)療、政務、文體等領域大顯身手。

在政務領域,上海部分行政服務中心和社區(qū)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將“隨申碼”應用到政務服務辦理環(huán)節(jié),申請人到窗口亮出“隨申碼”即可預約取號、辦理事項、調用證照,享受一站式的政務服務體驗。

在文旅、體育及信用領域,上海大劇院、虹口足球場等文體場館實現(xiàn)閘機掃碼入場,觀眾只需出示“隨申碼”即可同步核驗身份信息、健康信息、購票信息。與此同時,上海圖書館推進“隨申碼”全場景使用,實現(xiàn)掃“隨申碼”過閘機入館、辦理外借讀者證以及免押金圖書借閱等。

在廣大市民比較關心的就醫(yī)問診領域,“隨申碼”的功能得到了很大提升。市民可以通過手機“隨申碼”,實現(xiàn)掃碼掛號、配藥、看病,并在脫卡瞬間完成支付。

上海城市管理的精細化,不僅僅如此。對于上海這座超大城市來講,想要出門辦事,如果沒有提前制定好一條完整的路線,基本一整天的時間都會浪費掉。為了讓市民可以更便捷地辦理業(yè)務,上海市政府基于采用華為云技術路線的電子政務云構建“一網通辦”系統(tǒng),通過5G、AI、大數據,打造上海市堅實的數字底座,賦能上層各類智慧應用。

十一期間,家住上海的徐女士在就醫(yī)過程中不慎丟失醫(yī)?,恰逢國慶期間政務受理中心窗口未展開業(yè)務,無法辦理掛失。在好友的提醒下,徐女士嘗試在“一網通辦”上查詢解決方法。令她驚喜的是,在公共服務專欄中找到了“辦理《社會保障卡(醫(yī)療保險專用)》報失”的服務事項,得知辦理醫(yī)?⊕焓Э梢灾苯訐艽蜥t(yī)保24小時熱線進行電話報失,解決了燃眉之急。

上海市衛(wèi)健委為了深入推進“一網通辦”,積極推進業(yè)務流程革命性再造。根據2020年上海市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工作相關要求,上海市衛(wèi)健委會同市公安局、市醫(yī)保局、市稅務局、市民政局、市檔案局和市大數據中心等部門,扎實有序推進出生“一件事”。通過流程優(yōu)化,從之前的“提交21份材料、3份表格、跑4個部門、14天時間”,簡化為“網上申請,提交7份材料、1份表格、4天時間”。真正做到了,讓數據“跑斷腿”,讓市民少跑腿的惠民之舉。

由此可見,城市的智慧源于人們了解對他們來說什么是重要的,以及他們正面臨的問題。上海之所以成為智慧城市的標桿,就在于上海的城市建設,牢牢牽住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tǒng)管”兩個“牛鼻子”,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和“高效處置一件事”,緊緊圍繞民眾的所求所需來認真地研究城市的治理,將人民幸福感定位成未來智慧城市發(fā)展的核心動力。

行人之根基,讓上海更加智慧

從整體發(fā)展來看,上海智慧城市已經從1.0的數字化階段、2.0的信息化階段,進入到3.0的智能化階段,并逐漸呈現(xiàn)出無感知的連接、無停頓的計算、無縫隙的交互等特點。身處3.0階段的智慧城市,信息技術不再是專業(yè)人士的專屬工具,而將成為每個市民的貼心助手。

在上海智慧城市的發(fā)展中,以人為本是根基,實干是關鍵,科技創(chuàng)新則是支撐發(fā)展的重要保障。據了解,在上海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華為聯(lián)合上海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網聯(lián)車、鯤鵬、人工智能、AR/VR、區(qū)塊鏈、物聯(lián)網、軟件開發(fā)等8大產業(yè)方向,探索智慧城市下各行業(yè)智能化升級的契機。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區(qū)地區(qū)部總裁魯勇曾提到:“智慧城市下一跳應該是城市智能體的概念,建設不僅有腦,而且有像機器視覺這樣遍布全城市的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有發(fā)達的以AI使能平臺為基礎的智慧大腦,還要有以5G、網絡為連接,讓老百姓能感受到這個網絡、感受到這個城市無所不在基礎網絡的骨骼和脈絡,還有以大數據和智能超算為核心的心臟,來處理這些海量的數據!

歸根結底,驅動智慧城市發(fā)展的因素不是烏托邦式的幻想,也不是技術的簡單堆砌,而是需要激發(fā)內在潛力。智慧城市更高階段的建設,應以新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為驅動,以改善服務民生為目標,并通過人工智能、區(qū)塊鏈、5G等數字科技手段與城市戰(zhàn)略、規(guī)劃、建設、運行和服務全面深度融合,構建一個有眼、腦、手、脈、心臟的智能化載體,推進上海實現(xiàn)全場景智慧的發(fā)展目標。

編 輯:王鵬
聲明: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yè)信息,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站聯(lián)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lián)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lián)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工信部張云明:大部分國家新劃分了中頻段6G頻譜資源
精彩專題
專題丨“汛”速出動 共筑信息保障堤壩
2023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中國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lián)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